2015-02-20
E.runyonii 是小型低矮品种,喜欢群生。球体呈球形,4-5年后的成株才会长出侧牙。单头直径约5cm左右,圆锥型疣,疣间光滑无毛。根系纤维状,刺坐发散型,副刺白色,中刺浅橙褐色。花朵是棕黄色,直径3cm左右,开花季节在早春,种子细小。
养护要点:生长期在夏季,温度高于18度植株逐渐苏醒,江南地区一般在4月份前后浇水。第一次浇水少量,土壤全部干透后再浇水,浇水间隔时间为3周左右,这样才能刺激植株正常生长。如果是全日照环
|
2015-01-28
罗纱锦属Ancistrocactus——金罗纱 A.megarhizus
球体:单头生长到老的仙人掌科植物,除非顶部的生长点受到损失才能长出侧牙。小苗至中苗期呈细长的圆柱形茎,随着年龄增长,植株头部不断增大。成株最高17cm,球体直径5-8cm。
刺坐:13-28根副刺,半透明或淡黄色,副刺长6-28mm,紧贴球体。中刺3-4根,圆柱状或稍扁平,下部白色或淡棕色,尖稍褐色
|
2014-11-18
2014年11月,上海地区的温度已经进入深秋,日平均温度接近10度,冬季开花的乳突属陆续绽放。
最后上一张过早开花的菊水
|
2014-10-31
2011年到手的龙舌兰牡丹锦苗已经是4年的苗,当时肉质根的尺寸在1.0cm左右,经过3年的养护管理,土中的块根直径估计有2.5cm左右,终于看到开花,很兴奋,种子需要等到明年5月份才能成株,期待明年能出锦苗。
|
2014-09-16
菠萝球属--针鼠丸Coryphantha echinoidea
针鼠丸:非常奇特的菠萝球,除了尖锐短中刺特点,最吸引眼球的是球体疣间的红色斑点,特别显眼,在菠萝球属是独一无二的品种。
1、学名:Coryphantha echinoidea,“echinoidea”直译的意思是海胆,不知为何中文名字是“针鼠丸”,从它的的红色斑点特征,我认为“红点、天眼”等名字更为贴切。
2、分
|
2014-07-19
笛吹是拟叶仙人掌属(Maihuenia)的一个品种
笛吹 M.poeppigii是很奇怪和不寻常的仙人掌科植物,在早期的文献中被认为可能与叶仙人掌属(Pereskia)、麒麟掌属(Pereskiopsis)类似,但经过DNA测序已经确定是独立的一个品种。
学名:Maihuenia poeppigii
产地
|
2014-07-07
松球属 曙光 Escobaria hesteri
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品种,非常值得培养,植株矮小。2-3年的实生球就开始开花,花期很长,春天开到秋天,有漂亮的大,紫色的花朵。
原产地:美国西南部,德州:在maraton盆地的一小块地方。
栖息地:半荒漠草原和干燥地区,石灰岩山丘,洪水冲积的地方或石隙间,土壤是风化的石灰岩,
|
2014-06-26
这个小苗3.5cm左右(还是属于小苗)是同一批播种繁殖的特选,,母本是“细斑点奇迹兜”、父本是“大斑点岩田兜”。父母本都是很漂亮的兜,相比之下,我觉得父本更加漂亮,价值也更高。
三年的实生球,现在的状态可以看出,小球继承了母本奇迹兜特点,表面的斑点吸收父本大班点的优点,可谓前途无量。
父本 岩田 大斑点兜
|
2014-06-17
矮疣属Ortegocactus -帝王丸O.macdougallii
帝王丸是矮疣属的唯一品种,球体形态很接近乳突属Mammillaria,从DNA讲定位于“圆盘玉属Neolloydia”、“菠萝球属Coryphantha”之间。国外也发现有一种与仙人掌杂交的品种,叶形扁平,肤色与帝王丸一致。
特点:生长缓慢,喜欢聚集群生,属于小型品种,很受仙人球
|
2014-06-02
叶仙人掌属 Pereskia grandiflora var. violacea
这是一个奇怪的仙人掌科植物,木质树干和常规的叶片,它仍然保持着最原始仙人掌特点,尽管它的地位在仙人掌科仍不确定,但是它与仙人球亲和力很强,嫁接成功率极高。这也是一直以来无法把它排除仙人掌科之外的原因。
产地:巴西、西印度群岛等热带地区。
栖息地
|
2014-05-30
乳突球属 Mammillaria luisae
这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彩,华丽的品种。乳突圆润饱满,中钩刺短、粗、黑棕色,球体浅棕色、灰绿色,与蓬莱宫很接近。花朵白色,花瓣中间有粉色条纹,长长的褐色雌蕊(本品种的显著特点),夏初开花。果实冬季成株,索达,红色圆润,属于欣赏果实的品种。
|
2014-05-24
月世界属 魔法之卵 Epithelantha pachyrhiza
魔法之卵是一个生长缓慢的罕见的微型品种,直立的身体,通常不长侧牙,或者很少长出侧牙。 成株的茎秆有明显的瓶颈状线圈,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一圈代表一年,如同树木的年轮,球身上可以看到有刺圈与无刺圈相间。成株可以长高到约10厘米左右。上部密布白色绒毛。
棘:白色、浅橙色、棕褐色或蓝棕褐色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