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有一粒种子,不知道能否顺利收种,不知道能否发芽,不知道能否带大,不知道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子好不好看,期待中~
这六朵花都授粉了,期待能有个好收成
|
|
随着温度悄然上升,一些敏感的植物就开始有反应了
克氏大戟,秃了一整个冬天后,又开始长新叶子了
圆盘玉,生长特别明显
云球,密密麻麻的新刺
花王丸,新刺冒头啦
凌波,也长出小小的新刺来了
云球
天城,新刺特别可爱
云球,新长出来的刺是象牙色的
|
|
仙人球成长的过程中,棱数会越来越多,增棱代表着植物在长大~
乌羽玉的增棱方式
天紫丸,和乌羽玉的情况类似
绯牡丹,凭空变出来的新棱
天城锦,直接从原来的棱上附加出一条棱来
金琥,简单粗暴地一变二
|
|
早上例行巡视植物,突然发现扔在角落里的克氏大戟有点不一样,把花盆拿出来一看,居然是前段时间授粉成功了,顿时无比喜悦~
然后下一瞬间手一抖,在架子上磕了一下,就这样了,到手的种子就飞了,真想一巴掌拍死自己啊
这类植物授粉麻烦,种子量不大,4粒种子啊……心痛死我了
毕竟果子已经那么大了,死马当活马医,泡在水里,看看能否坚持到完全成熟的时候吧……
|
|
大球的魅力,小球永远都不懂~
四位大佬出来亮个相!
无刺王冠龙,种了应该快三年了
这个应该是神仙玉吧?也是差不多快三年了吧
王冠龙,2017年第一次败家,刚到手几天
大恩塚,种了两年了
其实还有一位低调的大佬躲在后面……哼哼,相伴十年了,懒得跟你们这些两三年的新货争!
大佬预备役,天紫丸,
|
|
一转眼2016年就已经过完了,最后一天坐在家里,翻翻照片,回顾一下这一年养球过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那些时刻
第一朵花,在1月3日悄然开放:
第一次败家,三棵球在零下十几度的日子里安全到手:
长出了一口气,这强刺球在我这儿只有春夏之交的一两个月有生长,全年的其他时间都在休眠,2015年夏天到手的,等了将近一整年,终于看到新刺长出来了~
|
|
我家的环境里,虽然有暖气能保持温度一直在20度以上,但是仙人球们还是会选择休眠。
表皮失去光泽,没有生气,不再有新刺长出,生长点附近也没有生长的痕迹,部分品种还会变得抽抽。
因为温度太高,又不能让它们完全断水休眠,只能持续浇水,但是北方冬天阳光很弱,帝都今年还天天雾霾没见着几天太阳,感觉这几个月完全就是在消耗植物的体力,苦逼的半休眠……
|
|
|
|
绯牡丹一号,生长季节的时候几乎有赤黑的范:
可是一到冬天就这颜色了:
绯牡丹二号,生长季节是这个颜色的:
冬天反而变成深红色了:
去年播种的绯牡丹,挂了很多,挑出来几个对未来抱有较高期望的单种了一小盆:
它们的兄弟们还在饭盒里窝着……
|
|
仙人球要养活是比较简单的,但是要想养得漂亮无瑕疵,则真是考验养功了,一个不小心破相了,就很多年都恢复不了。有时候看看自己的植物身上各种问题,再想想那些高手们养了很多年的完美植株,就忍不住感慨差距之大,路漫漫其修远兮。
光淋玉,看正下方那个刺座上面,有一块疤,什么原因引起的还不清楚
绯冠龙,也是同样的一小块疤
天司身上也有,这种疤不会致命,不知道是晒伤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引起的
|
|
11月3日,发现冒出来三个花苞
11月8日,花苞已经明显出来了
11月12日,完全钻出来了!
11月16日,应该是这天开花了
然而每天都要上班,晚上回家花就已经合上了,等到周末,就剩下这个了……
|
|
这个金琥锦,绿色部分是突出来的黄色部分是凹进去的,非常诡异
这个被称为“墨流鸾凤玉”,确实好像是一张纸上墨汁流动的样子
|
|
故事的主角是这个黄彩玉锦:
种植过程中种种原因都会导致球体侧面开裂:
然而仔细看裂口处,它居然自己长出一条根来了……
可见它已经做好了准备,万一有一天烂根了被横切,它也能坚强地活下去!
|
|
看着仙人球们突然长出侧芽来,然后慢慢变成小群生,是一个令人无比快乐的过程~
|
|
金洋丸锦
左:“我块头比你大,快喊哥!”
右:“块头大有屁用,老子毛比你多!”
平丸锦
左:“我现在比你大一点,以后我也会一直比你大一点~”
右:“你一个尖红丸,居然敢跟我花王丸吹这种牛逼,谁给你的勇气?”
凌波锦
右:“你的刺怎么那么短,我羞于与你为伍!”
作:“你丫别牛逼,跟这儿呆两年,你的刺能比我更长你再牛逼!”
|